2022年11月23日下午,生科學院以騰訊會議的形式,開展了以“耐鹽堿水稻研究進展與展望”為主題的第七期生科大講堂。本期主講教師為生科學院闫飛宇博士,生科學院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首先,闫博士引用四組數據讓同學們了解人口數量與卡路裡消耗量,并提出“民以食為天,如何養活這些人?”的問題。引出耐鹽堿水稻研發的背景,接着,就鹽分對農業産品的影響,鹽土的種類及分布,鹽土的形成以及分析我國鹽堿地的分布情況,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到鹽分是影響水稻生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鹽堿地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随後,闫博士深入介紹鹽分對水稻的影響以及影響水稻耐鹽性的因素。水稻通過根系感知鹽脅迫信号,鹽會脅迫下水稻的滲透調節,導緻植物吸水困難,進而導緻細胞失水,更是會破壞原有的離子形态,迫使水稻離子穩态的重建,以及ROS的清除。

最後,闫博士為我們介紹提高水稻耐鹽堿可以通過育種,分子及基因手段,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土壤複墾,加強管理等五個途徑實現。并提出了對水稻未來研究的展望。

本次大講堂讓同學們認識到土地鹽化會危害國家糧食安全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